1. > 电脑手机 >

历任铁道部长一览表(铁道部部长历任)

对毛公鼎有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毛公鼎被陕西岐山县董家村村民董春生在村西地里挖出来。有古董商人闻名而来,以白银300两购得,但运鼎之际,被另一村民董治官所阻,买卖没有做成。古董商以重金行贿知县,董治官被逮下狱,以私藏国宝治罪。此鼎最后运到县府,被古董商人悄悄运走,张燕昌之子张石瓠曾巧见此鼎。后毛公鼎辗转落入古董商苏亿年之手。

咸丰二年(1852年),北京金石学家、收藏家陈介祺又从苏亿年之手购得,并赏给苏亿年1000两,此鼎深藏于密室,鲜为人知。陈介祺病故后,1902年其后人卖出此鼎,归两江总督端方所有,1911年11月27日端方被派到四川镇压保路运动,被革命军所杀。

民国期间端方后人因家道中落,将毛公鼎典押给天津俄国人开办的华俄道盛银行。英国记者辛浦森出美金5万元向端家购买,端家嫌钱太少,不肯割爱。当时有爱国人士极力呼吁保护国宝,毛公鼎辗转至当时担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后来国学馆馆长叶恭绰手中,存入大陆银行。

历任铁道部长一览表(铁道部部长历任)历任铁道部长一览表(铁道部部长历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叶恭绰避走香港,毛公鼎未能带走,藏在了上海的寓所里。由于叶恭绰是用假名买得毛公鼎,让日本人无法查知它的下落。叶恭绰嘱咐其侄叶公超有朝一日将鼎献给国家。毛公鼎几经易手,甚至差点被日本军方夺走,所幸叶公超拼死保护,誓不承认知道宝鼎下落。叶恭绰为救侄子,制造了一只假鼎上交日军。叶公超被释放后,于1941年夏密携毛公鼎逃往香港。不久,香港被日军攻占,叶家托德国友人将毛公鼎辗转返回上海。后来因生活困顿,将毛公鼎典押给银行,由钜贾陈永仁出资赎出,毛公鼎才不至于流浪他乡。

1946年陈永仁将毛公鼎捐献给政府,隔年由上海运至南京,收藏于中央博物馆。1948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北。

叶恭绰。自幼聪慧,又因家学渊源,对诗书画印都十分精通,对于收藏和考古更是痴迷不已。

然而,受当时“交通救国”思想的影响,叶恭绰早年并未醉心于自己的爱好,而是投身于交通事业,力图改变国破民穷的局面。

他曾担任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均颇有建树。

叶恭绰,当国宝危在旦夕的时刻,这位中国曾经的铁道部部长毅然护宝,为国家留住了重要的历史文物。

对毛公鼎有贡献的人是爱国人士,叶公綽

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时的叶恭绰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叶恭绰前往香港避难。毛公鼎十分沉重,无法带走,他将其藏在了上海的家中。

日本军方想尽了办法打听宝鼎的下落,却数次无功而返。

对保护毛公鼎有贡献的历史人物,是叶恭绰和他的侄子叶公超。

毛公鼎有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

铁组是什么?

100岁的历史名人?

1,开国上将吕正操(1904—2009),享年106岁,辽宁海城人,原铁道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2,开国上将萧克(1907—2008),享年102岁,湖南嘉禾人,原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3,开国中将曾思玉(1911—2012),享年102岁,江西信丰人,原武汉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

姜太公(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

姜太公,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即《封神演义》中姜子牙的原型,和神话中类似,姜子牙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碌碌无为,直到72岁时候垂钓于渭水之滨的磻溪, 偶遇了周文王,之后两人详谈甚欢,周文王封姜子牙为太师。周文王死后,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被周武王封为齐侯,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主。相传姜子牙活了139岁,是个半人半神的人物。

张苍(前256年-前152年)

张苍是西汉开国功臣,他的师父是儒家三圣之一的荀子,和李斯、韩非是同学,后来跟随刘邦打天下,西汉建立后在代国、赵国当国相,最后入朝为宰相,因政见问题主动辞职回家。张苍活了104岁,最著名的成就是校正《九章算术》,因此他也算是数学家。

赵佗(前240年-西元前137年)

赵佗本是河北真定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任嚣和赵佗一起南征百越,将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纳入秦朝版图。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爆发农民起义,赵佗将去往岭南的道路封锁,自立为南越王。赵佗活了103岁,统治岭南地区长达81年,为岭南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张臶(公元136年-公元240年)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音乐家,精通谶纬之学,张臶出生的时候还是东汉最鼎盛时期,而他去世的时候已经是三国时代,享年105岁。张臶的音乐成就很高,在当时颇有名气,魏国皇帝也非常敬重张臶,但是张臶一生没有当官。

孙思邈(541年—682年)

孙思邈出生于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大统七年,逝世于唐高宗永淳元年,享年141岁。孙思邈是著名的医学家,创造了24项医学第一,著有中医学名著《千金方》,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影响,因此他被人们称为“药王”。

张三丰(公元1247年-1464年)

张三丰,字君宝,辽宁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享年217岁,他出生的时候南宋尚且存在,而他去世的时候已经是明朝英宗时期。张三丰的传奇故事非常多,很多皇帝想从他那里学得长寿之术,但张三丰喜好云游,行踪经常飘忽不定。

唐代药王孙思邈,活了101岁。隋唐时期有一位高僧刘慧昭,活了290岁。

彭祖相传活了800多岁,但也有说法说彭祖活了800岁,实际上是大彭国存在的年限。

老子,名李耳,据说活了一百多岁,从公元前600年左右到公元前470年左右。近代张学良、宋美龄分别活到101岁、106岁。

历任铁道部长一览表(铁道部部长历任)历任铁道部长一览表(铁道部部长历任)


铁路十六字令是什么?

铁路十六字令是1975年,万里当铁道部长时下达的九号文件。十六令的内容: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当好先行。

这是当时结合铁路运输实际情况,针对当时全国的政治形势、安全形势,针对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现状,提出的极具针对性的、比较严肃的、带有命令式的文件。

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团结协作,优质服务。

西安交大的由来?

南洋公学于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校长增设铁路专科、电机专科、航海专科,学校就由培养商务实业人才转而为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历任铁道部长一览表(铁道部部长历任)历任铁道部长一览表(铁道部部长历任)


定名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

1920年8月,叶恭绰出任交通总长。同年12月,叶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材”为由,将交通部所属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由叶兼任交通大学校长。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1928年11月,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由铁道部长孙科兼任校长。

1937年8月1日起,交通大学划归教育部管辖,更名为台湾交通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学院改称理学院,土机电三学院改称系,合组工学院。

战争烽火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交大校舍被日寇强占,不得不多方设法在法租界内维持上课。1940年,由于后方抗战和建设急需工程人才,在重庆小龙坎筹建交通大学分校;后又逐渐扩建、发展,于1942年8月在重庆九龙坡建立台湾交通大学本部。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交大渝校和沪校两地师生们积极复员,会合建校。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交大被上海军管会接收。

院系调整

交通大学院系调整

50年代初,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不合理的布局,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1949年下半年到1956年,交大前后经历过多次调整,使其传统办学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交大原有3个学院17个系,除机械、电机、造船学科得到同济大学、大同大学等上海及周边地区高校相关院系加强,其余院系几乎被全部调出,学校调整为机械、电机、造船三大类共设7个系的多科性工科大学。交大调整出去的一大批系科连同很强的师资、设备,成为很多兄弟院校的中坚力量,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树西迁

交通大学西迁

1955年,出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全部迁往西安。1956年起,交大师生把国家民族的要求与学校命运、个人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彭康校长率领下积极开展迁校工作。1957年,由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根据交通大学的实际情况和上海、西安两地的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的大部分科系师生、档案文献、图书仪器迁往西安,作为交通大学的西安部分;小部分留在上海并与原上海造船学院及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作为交通大学的上海部分,两部分为一个学校,统一领导。

1959年3月,交通大学的西安、上海部分均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由于交大西安、上海部分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加上距离较远、管理不便,国务院于1959年7月批复交通大学在西安、上海两地独立建校。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彭康被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西安交大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简称,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上海的交通大学内迁西安,成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 ,后定名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

长辛店二七厂的来历?

工厂前身是建于1897年清朝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厂",1948年12月改称"铁道部长辛店铁道工厂",此后六易厂名,1966年9月改称"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1980年1月1日铁道部将其机车制修与火车制修分离分立,分别成立了铁道部北京二七机车厂和铁道部北京二七车辆工厂,2003年3月工厂更名为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

工厂前身是建于1897年清朝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厂",1948年12月改称"铁道部长辛店铁道工厂",此后六易厂名,1966年9月改称"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1980年1月1日铁道部将其机车制修与火车制修分离分立,分别成立了铁道部北京二七机车厂和铁道部北京二七车辆工厂,2003年3月工厂更名为中国南车集团北京二七车辆厂。

二七机车厂改为什么名字?

二七机车厂现改名为丰台区二七1897科创城。

二七机车厂始建于1897年,是北京工业文明的摇篮,前身为清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1948年12月称铁道部长辛店铁路工厂。1958年更名为铁道部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1966年9月改称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1979年9月工厂分立为铁道部北京二七机车工厂和铁道部北京二七车辆工厂。2002年9月更名为中国北车集团北京二七机车厂。2007年7月称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8月更名为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2018年3月底,随着最后两台机车交付使用,车间就再没有新车开出。车的告别,也是人的告别。工人们离开了熟悉的岗位,另谋出路。

2019年二七机车厂重新以科创城的身份亮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