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官能团优先顺序是怎么排的(21个官能团优先顺序官能团优先次序)

本文目录一览:

官能团的顺序为什么那样排,什么规律

这个真的是要背的,就像化合价、元素周期表、盐的溶解性,没有什么规律的。我只能大致说,羧酸衍生物在前,其次到醛和酮,再往后到碳碳双键和三键,再往后就只能是取代基的卤素和硝基了。 -COOH -SO3H -SO3NH2 -COOCO- -COOR -COX -CONH -CN -CHO -CO- -OH -NH2 -O- -S- C=C -C≡C- -R -X -NO2 还有一个规律,但是不是全部都满足,这个规律主要不是针对母体官能团顺序的,是针对顺反异构和手性异构命名的官能团大小排序。规律是: 1.先看基团的中心原子,原子序数大的在前。(这里基本都是C,而且S和X也不符合这条规律,可以不考虑) 2.再看中心原子连接的原子,原子序数大的在前,双键算连接两次该原子。羧基 酸酐 酯基 酰卤 酰胺 氰基 醛基 羰基 羟基 氨基 醚基 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实际上不是很符合这条规律啦,你不记也罢,怕你记错。不过顺反异构、旋光异构的官能团大小排序也是要记的,你参考一下记吧。

官能团优先顺序表

当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时,首先要确定一个主官能团,选含有主官能团及尽可能含较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主链编号的原则是要让主官能团的位次尽可能小。

命名时,根据主官能团确定母体的名称,其它官能团作为取代基用词头表示,分子中如涉及立体结构要在名称最前面表明其构型。然后根据名称的基本格式写出名称。

常见官能团的词头、词尾名称见下表:

扩展资料:

其他命名法:

一、习惯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又称为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结构简单的烷烃。命名方法如下:

1、用“正”表示直链的烷烃,根据碳原子数目命名为正某烷。碳原子数目为1~10个的用天干名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目在10个以上的,则用小写中文数字表示。

2、用“异”表示末端具有(CH)CH-结构的烷烃。“异”字也可用“i-”或“iso”表示。

3、用“新”表示末端具有(CH)C-结构的含5、6个碳原子的烷烃。“新”字也可用“neo”表示。

二、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即使同一分子式,也有不同的同分异构体,若没有一个完整的命名方法来区分各个化合物,在文献中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认真学习每一类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IUPAC命名法。

中国的命名法是中国化学会结合IUPAC的命名原则和中国文字特点而制订的,在1960年修订了《有机化学物质的系统命名原则》,在1980年又加以补充,出版了《有机化学命名原则》增订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命名法

21个官能团优先顺序口诀是什么?

官能团的优先顺序:

-COOH(羧基)>-SO3H(磺酸基)>-COOR(酯基)>-COX(卤基甲酰基)>-CONH2(氨基甲酰基)>-CN(氰基)>-CHO(醛基)>-CO-(羰基)>-OH(醇羟基)>-OH(酚羟基)>-SH(巯基)>-NH2(氨基)>-O-(醚基)>双键>叁键。

官能团的引入和转换

(1)C=C的形成:

①一元卤代烃在强碱的醇溶液中消去HX。

②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消去H2O。

③二元卤代烃在锌粉存在的条件下消去X2。

④烷烃的热裂解和催化裂化。

(2)C≡C的形成:

①二元卤代烃在强碱的醇溶液中消去2分子的HX。

②一元卤代烯烃在强碱的醇溶液中消去HX。

③实验室制备乙炔原理的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