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长春疫情防控最新政策(离开长春疫情防控最新政策)

本文目录一览:

防控政策是否调整

近日,全国疫情形势持续缓和,今天全国本土新增只有1例了,国家卫健委对防疫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今天卫健委发布了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其中最关键的调整有以下几点: 一是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二是核酸检测频次和方式调整,检测时间从第1、4、7、14天改为第1、2、3、5、7天和健康监测第3天核酸检测,全部都不用捅鼻子了。

很显然,因为近期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大面积传播的风险降低了,国家更多考虑在控制好疫情的前提下,让更多的有需要的境外人员入境,减少入境和密接人员的隔离时间,有助于经济活动的恢复,相信人们的生活会慢慢恢复正常。

有专家指出,这次的政策调整对海外留学生和国外务工人员特别友好,他们回来之后不能出门的隔离时间缩短到了一个星期,流程也简化了很多,这几年困在国外的留学生和海外同胞只要买得到机票就都可以回来了。

长春最新的防疫政策

特别提醒:与我市9月13日发布的5例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请务必第一时间主动向当地疫情防控机构报告,配合做好隔离医学观察或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工作。收到防疫短信的,请主动配合做好各项健康管理工作。

  1、提前报告,不隐瞒。所有外省来(返)长人员至少提前1天通过“我的长沙”APP或“我的长沙”小程序报备。近10天以来有西藏全域,新疆全域,黑龙江大庆、黑河,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阿坝州、泸州、内江,内蒙古赤峰、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贵州贵阳、黔南州、毕节、遵义,江西吉安、赣州,湖北恩施,广西防城港、梧州,山东青岛,陕西宝鸡、商洛,重庆,甘肃省陇南、兰州、张掖,河北石家庄,广东深圳,天津等地区旅居史人员;近10天有国内中高风险区所在区(县、市)或有本土疫情发生区(县、市)旅居史的来(返)长人员以及健康码红黄码人员,务必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单位或入住酒店(宾馆等场所)报告,主动履行个人防疫责任,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对瞒报、谎报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的,将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核酸检测,及时做。所有外省来(返)长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长,并主动配合交通站场及入城口落地核酸检测、健康查验等防疫措施。入长后主动落地核酸检测1次,第3天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在第2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出来前,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确需参加聚集性活动的,按照活动主办方的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市域范围(全域)内所有人员,以7天为一个周期至少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即一个星期内,辖区所有人必须进行至少一次核酸检测。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频次继续按规定执行。

请注意: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及经营性密闭场所时,主动配合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外地到长春需要隔离吗?

到长春需要隔离。

对于来自低风险地区的人员,只要持有健康证明且没有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来长后不进行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高风险地区回来的人员需在入长春之日起集中隔离14天,然后进行入中出分三次进行核酸检测。

中风险地区人员需居家观察隔离14天,在结束时期做一次核酸检测。低风险地区不再进行居家或集中隔离。如有发热症状要第一时间到发热门诊进行甄别和筛查。这三项措施为长春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将会发生重要的作用。

长春防疫的最新政策

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情况通报

11月8日0-24时,长春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为集中隔离点检出。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现住汽开区东皇君园31栋,系11月2日通报无症状感染者3的密切接触者。2日集中隔离,8日核酸检测阳性,转入定点医疗机构,被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现住农安县帝豪花园2期2栋,系11月7日通报无症状感染者1的密切接触者。5日集中隔离,8日核酸检测阳性,转入定点医疗机构,被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3:11月8日从韩国到达长春,经闭环管理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核酸检测阳性,转入定点医疗机构,被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无自行活动轨迹。

现将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隔离前活动轨迹涉及场所发布如下:

11月4日

10:30-11:00 老王头轮胎修理(农安县宝安路东段)

请广大居民增强个人防护意识,支持疫情防控工作,近期与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及有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的人员,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屯)进行报告,并配合落实管控措施。

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形势依然严峻,提醒广大市民要继续增强防控意识,有序排队参加核酸检测,不扎堆、不聚集,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7日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地区旅行或出差。来(返)长人员要提前向居住地所属社区(村)、工作单位或居住宾馆(酒店)主动报备,抵长后进行“落地即检”,并落实相应管控要求。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一米线等卫生习惯,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全国疫情高中低风险区信息汇总

全国疫情高中低风险区信息汇总

截至2022年11月9日6时

数据来源:感控新青年、国务院客户端

截至2022年11月9日6时:

全国共有高风险区3435个,中风险区2638个,低风险区427个。

高风险区3435个

其中

北京市80个;天津市17个;河北省167个;山西省139个;内蒙古自治区255个;辽宁省80个;吉林省7个;黑龙江省567个;福建省136个;江西省5个;山东省100个;河南省14个;湖南省240个;广东省145个;重庆市11个;四川省8个;贵州省3个;云南省37个;陕西省26个;甘肃省40个;青海省146个;宁夏回族自治区8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04个。

中风险区2638个

其中

北京市75个;天津市48个;河北省156个;山西省137个;内蒙古自治区239个;辽宁省104个;吉林省4个;黑龙江省323个;上海市7个;江苏省10个;福建省173个;江西省3个;山东省134个;河南省70个;湖北省1个;湖南省207个;广东省151个;重庆市180个;四川省28个;贵州省1个;云南省46个;陕西省71个;甘肃省51个;青海省139个;宁夏回族自治区17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63个。

低风险地区427个

其中

北京市36个;天津市31个;河北省45个;山西省20个;内蒙古自治区20个;辽宁省13个;吉林省4个;黑龙江省12个;上海市6个;江苏省10个;福建省6个;江西省2个;山东省21个;河南省7个;湖北省1个;湖南省20个;广东省64个;重庆市40个;四川省8个;贵州省2个;云南省5个;陕西省23个;甘肃省6个;青海省10个;宁夏回族自治区5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个。

长春疾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提示

为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提醒广大市民

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区

和疫情发生地区旅行或出差

返(来)长途中要加强个人防护

乘坐交通工具时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

降低感染风险

省外返(来)长人员

应提前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

向居住地所属社区(村)

工作单位或居住宾馆(酒店)主动报备

并如实填报个人信息:

1、登录“吉事办”APP——返(来)吉人员信息填报——进行报备

2、登录“支付宝”APP——吉事办小程序——返(来)吉人员信息填报——进行报备

3、登录“微信”APP——吉事办小程序——返(来)吉人员信息填报——进行报备

省外返(来)长人员抵长后

凭“吉事办”健康码绿码通行

并在机场、火车站、公路核酸采样点

进行 “ 落地即检 ” 和 相应管控政策

对 于中高风险区人员

严格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省外(返)来长人员

要自觉遵守防疫规定

7日内

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

加强健康监测、核酸检测

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

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

不自行购药服药,不乘坐公共交通

及时主动报备,按规定就医

排查风险区域清单

(2022年11月8日20时更新)

(含高中低风险区及参照高中低风险区管理地区)

长春的防疫最新政策

一、倡导本地过节

非必要不离省,密切关注近期国内外疫情最新进展,确需出行的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病例报告、近期进行区域临时性封控、静态管理的地区,尽量减少跨地市、跨省出行。出行前需要了解目的地(含景区)的疫情防控措施,提前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码申请、个人防护。

二、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外出减少乘坐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确需乘坐飞机、火车、长途客运等交通工具时,出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正确佩戴口罩、配合扫码测温。跨省流动人员要提前向社区报备,抵达目的地后,积极配合“落地检”。

三、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

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倡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

四、落实重点场所防疫措施

旅游景区严格落实游览预约、扫码测温、核酸查验、旅客分流、环境消毒等措施;餐饮、宾馆、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全面落实体温测量、实名登记、健康码查验、个人防护、通风消毒等措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休闲娱乐场所要限量开放、预约开放、错峰开放、有序开放,避免人群聚集。

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