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臭虫咬了的症状图片(臭虫咬人后图片和症状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被臭虫咬过是什么样的图片

臭虫咬的症状:

1.臭虫咬伤易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四肢等,

2.若由臭虫引起者,则可发生于衣服覆盖部位。皮肤损害可分散分布,也可以群集在一起,表现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纺缍形红色疙瘩,疙瘩顶部常有小水疱,少数可以出现大疱。个别敏感者,叮咬处可以出现大片红肿斑,

3.若发生于眼睑、手足背、阴囊、包皮、口唇等组织疏松部位,则水肿更加明显。搔抓常引起局部糜烂及继发感染。

4.自觉明显瘙痒,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皮损经一至二周逐渐消退,局部留下褐色色素沉着,此色素沉着为暂时性,半年以后可以自行消退。

5.本病易复发,新皮疹常成批、反复出现。一般无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扩展资料

臭虫,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约75种,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体扁宽,长4到5毫米(少於0.2吋),雌虫体积要比雄虫大,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雌虫每个繁殖季节产卵200多个,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世界性分布,昼伏夜出,吸血后即躲藏不出,所吸血需数天才能消化。

臭虫也叫木蚤,臭虫属昆虫纲、半翅目、臭虫科。臭虫发育过程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臭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

折叠防制方法

1.整顿室内卫生,清除杂物,对容易孳生臭虫的床板缝隙,用石灰或油灰堵嵌,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衣服,蚊帐,床单,控制臭虫孳生。

2.对有臭虫孳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用装有沸水的水壶口对准缝隙,缓慢移动浇烫,务必使缝隙处达到高温,以烫死臭虫及卵。

3.对孳生有臭虫的衣服,蚊帐,床单,枕巾,可用开水浸泡;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可用消毒粉或洗衣粉浸泡半个小时或直接用倍硫磷进行喷洒,操作完之后必须洗干净才能使用。

4.棉被,床垫,床板可放到强烈的太阳下曝晒4小时,并经常翻动,使臭虫因高温晒而逃离。

化学防制:相对生物建议,立威,双管齐下实验证明是消灭臭虫效果最好的药物,操作之前最好把用具搬至太阳下曝晒几小时。

5.操作方法一般采用立威兑水按臭虫的密度做滞留喷洒,第一次做最好按1:50倍的比例去做滞留喷洒,周围的环境也应一起做处理。粉剂用丝袜,旧毛笔,毛刷蘸取药粉剂,自行涂刷床铺,床板,衣柜缝隙。

折叠注意事项

1涂喷前,要先擦去灰法,以防药剂随灰失落,施药后最好通风晾干几小时,以防止残留药物对身体有害。

2涂喷药时需每个单位统一行动,只要一处查见,同室床铺物件需要全面处理。

3药物对卵虫效果要差些,用药后7-10天有可能有些卵又孵出小的若虫,故需要再进行处理一次,这样就会达到真正除臭虫的目的。

4在有臭虫活动的居室,对行李家具等物品的迁移,务必严格检查,并作处理,以防止臭虫的带出或带入而造成散播,不能与碱性药剂混用。

折叠预防小窍门

1.按树叶粉、按树油各适量,加适量肥皂水,松节油调匀,抹在臭虫爬扰处即可。

2.煤油洒在床的边沿,臭虫闻了即死,其它虫也能被杀灭,注意别有明火。

3.买灭臭虫的药洒在床缝隙中,也能杀灭臭虫。

4.将生有臭虫的床用开水烫,反复几次,当然用煤油擦也能杀灭臭虫,只是煤油味道会难以消失,影响作息。不建议煤油擦床法。

参考资料:臭虫 (异翅亚目昆虫)-百度百科

被跳蚤和臭虫咬了的区别是什么?

二者主要区别为症状不一样,具体表现如下:

1、臭虫叮咬咬症状:搔抓后导致续发性细菌感染、脓痂疹、蜂窝性组织炎、淋巴管炎、臁疮等。

2、跳蚤叮咬症状:皮肤上出现两三包叮咬痕迹、疹子排列成一直线及三角形。

1、臭虫咬后的症状

臭虫是红褐色的小昆虫,通常有股特别辛辣的臭味。以吸食人血或是其他哺乳类或是鸟类的血液维生,晚上吸血白天躲藏,通常藏身在墙壁、地板的裂痕或裂缝中,也可能藏在床垫下或是老旧家具中。

臭虫叮咬时会注入抗凝血剂,及玻尿酸酵素、蛋白酶、激肽等物质,依免疫反应的不同,可能产生红肿、膨疹、荨麻疹样丘疹或是水疱。第一次被叮咬的患者可出现出血性的小斑,严重者可导致全身性过敏反应。

臭虫叮咬咬后的症状包括搔抓后导致续发性细菌感染、脓痂疹、蜂窝性组织炎、淋巴管炎、臁疮等。

2、跳蚤咬后的症状

潮湿温暖的气候,正是跳蚤繁殖的最佳时节。被跳蚤叮咬有别于被蚊虫叮咬,当跳蚤叮咬人时,会分泌一种出血唾液,破坏人体皮肤的表皮组织,使得被叮咬部位除痛痒外,并出血,在皮肤上留有红点。

而且跳蚤叮咬时不仅只叮咬一处,若皮肤上出现两三包叮咬痕迹、疹子排列成一直线及三角形,就可能是跳蚤的杰作,另外被跳蚤叮咬有一特征,由于跳蚤的弹跳只有十几公分高,通常人体被叮咬的部位多在小腿袜管周围。

被臭虫咬过的疙瘩有什么明显特征

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皮肤会发痒、过敏,表现为有红色扁疙瘩,如果挠破皮肤很容易造成皮肤感染,化脓。所以尽量不要使劲挠。

臭虫专门在夜间吸食人血,它群居于床榻、木器家具、天花板、地板、墙壁等的缝隙中,通常夜间活动,白天则潜伏在上述场所。

扩展资料

臭虫是以吸血为生的寄生虫。臭虫体扁宽,长4到5mm,雌虫体积要比雄虫大,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气味。若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

臭虫活动规律:臭虫怕光,多在夜间活动。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可以在宿主不留意下吸取宿主的血液,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和指晓前一段时间。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草垫、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栖息处所带有许多褐色的粪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臭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