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幼儿园)

山西二月二龙抬头习俗?

1、吃龙食

二月二这天,少不了传统美食。来看看有哪些美食习俗,都多与龙有关,不信来看看吧!

先看看吃龙头,是有的地方吃猪头肉,俗称“吃龙头”;有的地方吃龙须面,是“吃龙须”;北方地区吃饺子,美名其曰“吃龙耳”;还有的吃馄饨,称之为“吃龙眼”;还有“吃龙鳞”,是指吃春饼;“吃龙子”是吃米饭等等。

大家看到了吧!都与龙抬头相关,龙是祥瑞之兆。人们希望沾沾龙气,得到福气。祈盼龙王保佑人们幸福安康,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2、剃龙头

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这天理发是不是真好!二月二理发,可是一年都有精神头。

这天理发的特别多,原因是“正月里不理发”,因此一个多月没有理发了,头发长了,到了这一天,大家也为讨个好彩头,都积极出理发。

这天理了发,剃了头,就是讨了好彩头,一年都炯炯有神,有奔头,夺头筹。寓意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3、引钱龙

这是山西一带的传统习俗,是引钱龙,也叫“司钱龙”,看看是怎样把钱龙引到家里来的。

据说,在二月二清晨,人们提前在桶里放上铜钱。在太阳还没出来以前,天还蒙蒙亮。大家就提着水桶,来到河边或井边打水。打上水后,大家提上水慢慢往家里走。而且边走边洒水,就这样把“钱龙”引回家。

大家在引钱龙时,都默默无闻,不准说话,防止把钱龙吓跑了。到家里以后,大家把水桶里剩下的水,全部倒入水缸,引钱龙成功。寓意财源滚滚,生活富裕。

4、打粮囤

在农历二月初二的清晨,在北方很多地方,有打粮仓或者是打粮囤的风俗。

这一天,人们早早起床,从自家锅灶底下掏出烧火燃烧尽的草木灰。这时候,拿一把长把铁锨,铲上一掀草木灰,在院子里和大门外划上圆圈,再撒上一些粮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打粮囤。

人们在二月二这天,撒灰打粮囤,是到了农耕种植的时候了,人们要准备备耕种植。寓意新的一年粮食丰收,家家满囤,生活富裕。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幼儿园)


二月二龙抬头打粮囤的由来?

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便早起打囤。祈盼新的一年里龙王施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囤满仓丰。在我们的故乡,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年年收,年年有,丰衣足食无忧愁。”

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及后来“打囤”的习俗起源于古代。这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有所记载。明清期间,此习俗日趋盛行,世世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二月初二龙台头是什么意含义?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

龙抬头的故事概括?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 -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龙王抬头-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 "金 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 ";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故事一:

传说,龙抬头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故事二

相传,大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当权,先立其子李哲、李旦为中宗、睿宗,又先后废去。于永昌二年(公元690年),废唐改周,自立为帝,称周武皇帝。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因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一抬头二抬头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雨水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2月二龙抬头的由来。50字?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山东龙抬头的典故完整版?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而“龙抬头”的来历,更是有一个感人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他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涸的可以见底了。

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

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幼儿园)


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幼儿园)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幼儿园)


于是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大家的心里都十分着急。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

就这样,到了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人们从 家里拿出许多的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

有个老人忽然发现,这些金灿灿的黄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

于是老人立刻跑回家中让他的妻子到锅里去炒一炒,看看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变化。

炒了一会儿,黄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超不多都被炒干了,于是都爆了开来。只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从锅里传出。

老人一看,“呀!金豆开花啦!金豆开花啦!”

这个消息立马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老人把这个方法告诉了全村的百姓。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地支起锅灶,炒起了黄豆和玉米。

炒好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了桌子,点上了香炉。大家把炒熟的黄豆和玉米供了起来。

龙王得知了此事,于是把玉帝请到南天门观看。

玉帝见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将他召回凌霄殿。让他做辅佐龙王给人间行云布雨。

随即,天空一声霹雳,把大山劈成了两半,只听见“啪”的一声巨响,青龙冲破山石,抬起头长啸一声,腾空而起!

然后,青龙冲上了云霄,翻腾了几下舒展身子。

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青龙在老百姓们的头上盘旋了几圈,感谢人们的搭救之恩。百姓们抬头望着青龙,嘴角上都露出了微笑。

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从天空倾泻下来,百姓们都乐开了花。他们任凭雨点打在自己的脸上,感受着雨水的滋润。

瞬间大地又复苏了起来,几天后稻田里,山间上又回到了以前生机勃勃的样子。老百姓的收成好了,生活自然也都过的好了。

从此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每到一年中的二月初二,大家都炒黄豆,爆玉米花吃。这寄托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