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图表)

分析财务舞弊手段的意义?

对于企业财务舞弊的手段及其防范措施进行研究,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意义。

1.有利于完善我国会计行业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现阶段针对企业财务舞弊的相关研究,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目前我国关于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内容与体系进行丰富和填充,为现实我国财务舞弊的相关政策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减少企业财务舞弊的概率,维持企业的可持续运转。

2.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目前,如果光靠道德约束,已经无法对企业财务舞弊现象进行实际有效的制止。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让企业财务舞弊的危害性有所了解,进而有所重视,对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自我审视和完善,最终使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3.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

企业当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稳定的经济来源于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的经济得到坚固、积极的发展,我国的整体经济才能稳定发展、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一造案例哪个章节最难?

对大部分工科人来说第一章财务评价最难,当然不去现场的人来说第三章图量题难。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有哪些实例?

企业经营管理分析,企业筹资管理策略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房地产现金流量表分析案例

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0%来自销售回款,总流入增速不断下行

房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最重要的来源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近似为房企并表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回款,2012年-2019年,样本房企此科目占经营现金流入总量的比例一直在80%以上,但是2016年以前这一比例呈现微降趋势,2016年之后基本保持在80%的水平。从现金流入结构的角度来看,是因为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占比在逐渐增多,而该科目主要反映的是联营/合营企业及外部公司的往来款项。房地产项目融资中股加债的模式最为常见,那么房企自身以及项目合作方对项目公司便存在着较大规模的关联借款。另外,在拿地阶段,部分土地购置支出也可能由少数股东承担,也会形成往来款项。这部分资金实则相当于“债务”,虽然能够为房企经营提供更多资金,但是并不能够直接结转为营业收入,重心仍需要落在抓回款上。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及主要构成要素的同比增速来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近几年经历了较大的波动,2015年-2016年在“330新政”和“去库存”的政策刺激下,楼市进入繁荣期,销售回款大幅增加。同时,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同比增速在2015年和2017年之间明显超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增速,这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快速上行,房企加杠杆经营的动机比较强烈,但总体趋势是不断下行。2017年新一轮的地产调控再起,房地产行业渐渐步入盘整期,受前期销售增速下滑影响,2019年销售回款增速有所下降,表现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同比增速低位下行。另外,2019年融资环境异常严峻,房企资金链普遍承压,合作的机会增多,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同比增速小幅上行。

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七成资金用于拿地与建设,总体呈现逐渐放缓趋势

房企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中最主要的是拿地支出及建安等工程支出,主要反映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科目,也有部分房企将该支出计到投资活动现金流中。在2012年-2019年样本房企中,其占经营现金流出总量的比例一直在60%-70%之间。在2012年-2018年之间该比例总体呈现微降的走势,2019年房地产行业面临洗牌格局,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时很多房企有补库存的需要,因此有实力的房企愿意加大拿地支出,补充优质货源,该比例由59.2%上升至64.2%。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占比走势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比的走势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该科目主要反映支付联营/合营企业及外部公司往来款,可理解为偿还关联企业以“明股实债”形式投入的资金,以及支付的各种保证金、押金等。该部分支出占比近几年均在20%以上,2018年占比最高,达到27%,与2017年和2018年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占比19%-20%相比,高出7到8个百分点,股加债的融资模式,虽然不会明显增加房企的财务杠杆水平,但是会减少房企的利润,因为销售项目回款一般情况优先偿还该部分“借款”,再进行利润分配。除此之外,支付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等各种税费占每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10%左右,以及3%左右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其他支出。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图表)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图表)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及主要构成要素的同比增速来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从2015年以来不断波动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房企拿地节奏总体放缓,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相符。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速与上文中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速走势基本一致,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19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降为负增长,或与2019年房企面临资金短期困境,收缩对外投资有关。1、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0%来自销售回款,总流入增速不断下行

房企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最重要的来源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近似为房企并表房地产项目的销售回款,2012年-2019年,样本房企此科目占经营现金流入总量的比例一直在80%以上,但是2016年以前这一比例呈现微降趋势,2016年之后基本保持在80%的水平。从现金流入结构的角度来看,是因为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占比在逐渐增多,而该科目主要反映的是联营/合营企业及外部公司的往来款项。房地产项目融资中股加债的模式最为常见,那么房企自身以及项目合作方对项目公司便存在着较大规模的关联借款。另外,在拿地阶段,部分土地购置支出也可能由少数股东承担,也会形成往来款项。这部分资金实则相当于“债务”,虽然能够为房企经营提供更多资金,但是并不能够直接结转为营业收入,重心仍需要落在抓回款上。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图表)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图表)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及主要构成要素的同比增速来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近几年经历了较大的波动,2015年-2016年在“330新政”和“去库存”的政策刺激下,楼市进入繁荣期,销售回款大幅增加。同时,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同比增速在2015年和2017年之间明显超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增速,这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快速上行,房企加杠杆经营的动机比较强烈,但总体趋势是不断下行。2017年新一轮的地产调控再起,房地产行业渐渐步入盘整期,受前期销售增速下滑影响,2019年销售回款增速有所下降,表现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的同比增速低位下行。另外,2019年融资环境异常严峻,房企资金链普遍承压,合作的机会增多,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同比增速小幅上行。

2、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七成资金用于拿地与建设,总体呈现逐渐放缓趋势

房企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中最主要的是拿地支出及建安等工程支出,主要反映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科目,也有部分房企将该支出计到投资活动现金流中。在2012年-2019年样本房企中,其占经营现金流出总量的比例一直在60%-70%之间。在2012年-2018年之间该比例总体呈现微降的走势,2019年房地产行业面临洗牌格局,机遇和挑战并存,同时很多房企有补库存的需要,因此有实力的房企愿意加大拿地支出,补充优质货源,该比例由59.2%上升至64.2%。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占比走势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比的走势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该科目主要反映支付联营/合营企业及外部公司往来款,可理解为偿还关联企业以“明股实债”形式投入的资金,以及支付的各种保证金、押金等。该部分支出占比近几年均在20%以上,2018年占比最高,达到27%,与2017年和2018年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占比19%-20%相比,高出7到8个百分点,股加债的融资模式,虽然不会明显增加房企的财务杠杆水平,但是会减少房企的利润,因为销售项目回款一般情况优先偿还该部分“借款”,再进行利润分配。除此之外,支付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增值税等各种税费占每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10%左右,以及3%左右的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等其他支出。

从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及主要构成要素的同比增速来看,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从2015年以来不断波动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房企拿地节奏总体放缓,与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相符。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速与上文中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增速走势基本一致,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19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降为负增长,或与2019年房企面临资金短期困境,收缩对外投资有关。

通过资产负债表怎么看出财务问题?

一六、通过资产负债表透视企业财务状况实例分析1.没有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形成恶性循环2.负债率偏高,影响资金流动性3.过分依靠短期债务,影响周转率4.主营成本高,影响企业发展5.离开财务定位,导致后劲不足6.核心业务没有长远发展,失去竞争力7.存货多导致流动性慢

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图表)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企业财务分析报告案例图表)


杜邦分析法实例?

杜邦分析法( )是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具体来说,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由于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

扩展资料

特点

杜邦模型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权益收益率来综合反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