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包括什么?

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辩证体,而任何一对具有哲学意义的矛盾也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辩证范畴。除了上述五个基本辩证范畴,比较重要的辩证范畴还有整体和部分,个性和共性,相对和绝对,等等。

整体和部分

整体和部分,或说全局和局部,是一对由来已久、使用广泛的辩证法范畴。由于整体在量上是一,部分在量上是多,因而某些哲学家也把整体和部分看成一和多。

唯物辩证法指出整体和部分是一对辩证统一:

·整体和部分是对立的:整体分成不同部分,部分组成整体,整体包括部分,部分又从属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是统一的:其一,整体和部分的互相包含,不仅整体包含部分、部分蕴涵整体,部分也常常是具体而微的整体。其二,整体和部分的互相转化,各种分解、分化、分裂、解体中都有部分转化为整体的过程,而各种融合、兼并、整合、整体化中又都有整体转化为部分的过程。其三,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结合,不一定等于部分之和——例如,在不同条件下,整体的功能也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整体还可能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个性和共性

个性和共性,或说个别和一般、特殊和普遍,往往被认为是整体和部分这对范畴的深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个性和共性是一对辩证统一:

·个性和共性是对立的:个性即指个别的东西的属性(不仅有它所独具的属性,也有它与同类个体所共有的属性)。共性是一类事物共同的属性,是由部分个性组成的。

·个性和共性是统一的:其一,个性和共性互相包含,个性包含共性(当然还包含其特性),共性也包含个性(更确切地说,是包含了部分个性),不能设想有任何两个事物是绝对不同的或者是绝对相同的。其二,个性和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个性相对于更低层次的个体来说可以成为共性,共性相对于更高层次的共性来说也可以成为个性;又如,在同一关系中个性的交集可以成为共性。

个性和共性的辩证范畴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有很大意义。人们通过对个别东西的认识,从而归纳概括出共性(普遍性)的认识,而只有共性认识才能大规模的指导实践。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


相对和绝对

相对和绝对是一个影响深远的辩证范畴,也可以看作是个性和共性这对范畴的延伸。相对就是有对、有条件、有限,绝对就是无对、无条件、无限。但相对与绝对的区别本身又是相对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相对和绝对是一对辩证统一:

·相对和绝对是对立的:相对和绝对概念不同,在特定的条件下互相排斥。

·相对和绝对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分割,相对依存于绝对,绝对依存相对;两者是互相包容的,相对性蕴涵绝对性,绝对性蕴涵相对性,相对的东西包含绝对的东西,绝对的东西包含相对的东西;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相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绝对,绝对失去了条件也会转化为相对。

唯物辩证法指出:任何事物、过程和规律都具有相对与绝对两个方面,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与之相对立的理论即包括绝对主义,也包括相对主义——前者把绝对的东西绝对化,例如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或者将神绝对化(一般表现为绝对的万能、公正、仁爱)的一些宗教;后者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著名的有“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的悖论(这句话本身就是绝对的,因此自己否定自己)

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其中,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等基本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有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发展的原因等基本内容。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关系等。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有辩证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等观点。

唯物辩证法包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重视主流但不忽视支流)、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等内容。

唯物辩证法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内容,包含四方面的内容: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思维方法.

辩证法本质是什么?

辩证法的本质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物质的根本规律,亦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或矛盾规律。揭示出,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辩证法也被称为辩证的方法,希腊时期的辩证法类似于辩论,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持有不同观点,希望通过合理的讨论来获得真正的知识。但这个辩论排除了主观因素(例如情感诉求和现代贬义的修辞)。

辩证法可以与教学法进行对比,在教学法中,对话的一方教育另一方。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本质)和核心是矛盾,即对立统一.就其本质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现下教科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而是说它的本质,即矛盾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这三个特征.

辩证法的本质就是还原我们归纳概念时使用的、在日常被省略的参照系。

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联系中的事物存在。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之中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再次,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对条件要唯物辩证地去看待。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二)事物的变化发展

世界上的各种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尽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伴随有下降、重复、循环等各种运动形式,但是发展始终是运动多想性的主流。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即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还会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么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原则?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原则(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它的总特征。首先,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条件性。

其次,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发展是具有新陈代谢性质的运动和变化,是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发展具有客观性、过程性和规律性。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人们考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基本原则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特点?

唯物辩证法指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特点也是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A、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B、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质、量、。任何事物都具有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一定的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一定的质就是一定的事物。

质是人们区分、认识具体事物的客观依据。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事物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只要不引起质的变化,一事物仍保持其质的稳定性,仍是原来的事物。这种保持事物质的数量界限就是度。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C、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它所提示的是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总趋势。

这三大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尽管辩证法的规律都是从概念的推演中抽象出来的,但是这些规律完全与客观现实的本质运动相一致,因此它们都是具有极限真理的客观规律。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彼此之间的联系是一分为二的关系。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其中的“一”。量变质变规律与肯定否定规律是“二”。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观点分别是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让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与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相对立!

矛盾分析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区别?

& & & & 首先呢,一个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矛盾论,其实是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其实是认识论。前者重在指导实践。后者重在指导认识世界。& &

& & & &其二,就是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就是用矛盾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发展。矛盾分析法是对矛盾观的具体应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处理事务的态度。矛盾分析法,就是用矛盾分析方法。比如一分为2,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个性原理,但都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定性的分析方法,分析问题讲究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论是好处和坏处,都分析到,做到两者兼顾。重点论是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

下面分开来说矛盾分析法和辩证唯物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状况,以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它是定性分析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从对立中看到统一。具体来说,一是必须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切忌“顾此失彼”。二是必须坚持“重点论”,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三是必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相结合”,既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具体情况,也要注意不要使具体的事物脱离普遍联系。四是必须坚持“发展论”,分析矛盾的动态,防止思想僵化。&

& & 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


& & & 总之,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方法论,后者是认识观。

& & & & &

& &&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一部分。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包括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

唯物辩证法是什么学科?

唯物辩证法是政治学科: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客观实践总结出来的哲学理论,给人们指明方向,只有运用唯物辩证法去进行斗争,才能解放全人类,推翻旧世界压迫在人民头上封建迷信制度,毛泽东思想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去抗战和推翻统治阶级,让人民翻身做主人,成立了新中国。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法是哲学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指世界物质是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任何意识不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因此,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我们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分析事物的本质,而非将主观愿望影响对客观存的认识和研究。

唯物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

1、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两个基本观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

3、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不是什么学科。而是认识世界一种方法

哲学特征原理?

对于哲学理论,也总结不出什么特证,只是有一些感悟,叙述如下 ,比如1+1=2,在十进制下,它是绝对真理,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能合成水,在常温下它也是绝对真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是相对真理,在必定的条件下,两门科学又都是绝对真理。对于两门科学中具体的知识和规律,我们可以去怀疑它,怀疑而不能否定,那你还是要把它当作真理,并在工作和理论思考中尊重它。

三、哲学是文化的构成内容之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构成了文化的知识体系,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结,故哲学在文化构成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具统帅作用,具有文化之魂的感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有传统哲理的文化,更具传统文化的高度。设有哲理,文化就达不到必需的高度,没有哲理的文化,只是普通的民俗文化,其不能凸现文化的高度与精采,文化必需要有哲学的武装才能体现文化的精采与辉煌!

哲学基本原理,是关于所有哲学派别的理论总结与抽象,是建立在吸收以往哲学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的。基本原理有两个论断和三个规律。哲学基本原理应用在自然科学方面 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应用在人的认知过程中 发展了认识论 如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应用在社会历史中 发展了历史观 如历史唯物主义。

两个论断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三个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

(2)否定之否定规律

(3)质量互变规律范畴

这几个范畴是哲学基本原理经典体现。

(1)原因和结果

(2)形式和内容

(3)本质和现象

(4)必然性和偶然性

(5)现实性和可能性

应用

哲学基本原理应用在自然科学方面,发展了自然辩证法;应用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发展了认识论,如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应用在社会历史中,发展了历史观,如历史唯物主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