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电脑手机 >

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定公十年春)

“非犀非虎,率彼旷野,吾道非乎”什么意思?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被陈蔡大夫围困于旷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非兕非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智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非兕非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子曰:‘回!《诗》云:“非兕非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兕,兽名,与犀相近,《尔雅》说犀似猪,兕似牛。有人认为兕即雌犀。颜回,孔子弟子,字子渊,亦称颜渊。

对于“匪兕匪虎,率彼旷野”这八个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主要在于“匪”字:毛传郑笺均未解“匪”,孔疏训为“非”,按他的解释,此句意为“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要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马瑞辰则训为“彼”,按他的解释,此句意为“那犀牛那老虎,才会在野外游荡”,其言下之意仍为“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样的野兽,为什么沦落到在野外游荡的境地”。对于马瑞辰的解释,有黄山先生反驳道“孔子世家引诗,下有‘道非邪?吾何为于此?’明谓非兕虎,不当在野,疏说不误矣。且‘率彼旷野’明有‘彼’字,不当又以‘匪’代‘彼’,马说未确”。黄山的反驳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充分,“匪”字即使训“彼”,其言下之意仍与训“非”同,另外,并无定规定后有“彼”字,前“匪”即不能训“彼”。这已成为一个迷团.

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定公十年春)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定公十年春)


孔子绝粮于陈典故?

孔子绝粮,故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涉及的人物有孔子、颜回等。

孔子接到楚国的邀请,便想要离开陈国,到楚国谋求发展。途中被围困七日,险些饿死。此事的起因和经过,《史记•孔子世家》有述。

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

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赶路,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境而不动摇,小人遇到困境就胡作非为了。”

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定公十年春)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定公十年春)


至于为春秋笔折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什么意思?

意思是:该添得就添,该删的就删。象子夏一类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所以然的。更不能评价了。

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定公十年春)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孔子世家原文和翻译定公十年春)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意义: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为司马迁《史记》中之一篇,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最重要文献之一。

意思是“至于孔子后来自己修订《春秋》时,要增添要削减,子夏一类本来擅长文学的徒弟们不能凭借赞赏等方法提出一点修改意见。”

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就是,孔子为了把修订《春秋》这本书作为树立人们正确家国、修养观念方面的标杆,一定要自己亲自决定对书中每个历史事件的定性,就算是平时他很欣赏的徒弟子夏等人,他也觉得这些人不能完全领会自己的意思,所以一定要自己亲自修订才放心。

至于春秋的语言详略恰当,子夏之类人不能修改一个字

孔子世家赞中至圣的意思?

至圣在这里是最大的圣人的意思

孔子世家赞中最后一句至的意思?

至圣在这里是最大的圣人的意思

闻韶解味的典故?

成语闻韶忘味,出自《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原文——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郈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其后顷之,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意思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韶》(舜时乐曲名)后,入迷的三个月不知肉味。他说到想不到会有这样好的音乐。后以“闻韶忘味”比喻对某一方面入迷。

丘未得其为人也的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指我还不了解作者。

这句话出自于《史记-孔子世家》。

原文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译文

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

丘是孔子的名字,这句话指的是孔子未能观察到他的为人是怎么样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website.service08@g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